记一次特殊的剖宫产平安记
在产科临床中,“二次剖宫产间隔不足两年”常被视为高危因素之一。子宫瘢痕的恢复程度、孕期子宫张力的变化,都让手术风险悄然增加。但在我院妇产科,一场由医护与患者共同铸就的平安篇章,正生动地告诉我们:信任是平安最好的“护航舰”。
白女士(化名)怀二胎时,距离上次剖宫产刚满8个月,且第一胎为试管婴儿,此次意外怀孕的她既兴奋又焦虑。“时间这么短,会不会有危险?”怀着忐忑的心情,她来到了我院产科门诊。接诊的李红芳主任了解情况后,详细询问白女士一胎剖宫产所有细节,查看了过往产检的B超单,评估子宫瘢痕的厚度和连续性后得出结论:瘢痕恢复情况还算稳定,但怀孕间隔时间太短,孕期需要比普通孕妇更细致地监测。李主任不仅告知了白女士可能存在的风险,更制定了个性化的产检计划——缩短产检间隔,增加超声监测频率,随时关注瘢痕变化和胎儿发育情况。
每次门诊,李主任都会从饮食注意事项到胎动监测方法,从腹痛、阴道出血等危险信号的识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一一向白女士讲清说明。“有任何不舒服,别犹豫,随时来医院,我们24小时都在。”李主任的专业与耐心像一颗“定心丸”,渐渐驱散了白女士心中的不安。
随着孕周增加,白女士严格遵医嘱,按时产检,记录胎动,控制体重增长,避免剧烈活动。一次深夜,白女士下腹部轻微不适,想起医生的叮嘱,连夜赶往医院。经检查,只是假性宫缩,并无大碍,但她的及时就医,也显示了她的高配合度。孕37周时,超声提示瘢痕厚度接近临界值,李主任团队经过综合评估,建议进行剖宫产手术。白女士没有丝毫犹豫,表示全力配合。手术当天,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团队准备就绪。手术全程,白女士始终积极回应医护人员的指导。术后,她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配合护士观察恶露、监测体温,及时反馈身体感受。因为沟通顺畅、配合到位,整个诊疗过程顺利高效,白女士和宝宝都平安健康,术后恢复也比预期更快。
二次剖宫产间隔不足两年并非“禁区”,但需医患双方共建“信任之桥”。医生在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风险评估、制定科学方案;患者积极配合、及时沟通、遵医嘱行事,是让治疗效果最大化的关键。
在妇产科,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医生多一份细致,患者多一份信任,就能在孕育新生过程中化解更多风险,收获更多平安,我们始终相信:医患同心,方能护航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