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成功开展内镜下结直肠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放射状切开术(ERI)
2025-09-16 09:11 0次
近日,我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成功为一位结直肠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实施了内镜下狭窄放射状切开术(ERI)。这一成果标志着消化科在消化内镜治疗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更多消化道狭窄患者带来新希望。
该患者半年前因直肠癌接受外科手术。术后常出现腹痛腹胀、排便困难、肠梗阻等症状,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心理负担沉重。针对患者病情,消化内科与肿瘤科专家联合研讨,并在麻醉科协作下,决定采用内镜下狭窄放射状切开术(ERI)进行治疗。
医疗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完成了手术,为后续治疗扫除障碍、铺就坦途。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团队随即积极开展抗感染、补液等一系列支持治疗措施。凭借专业且贴心的医疗服务,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赞誉。
临床中吻合口良性狭窄是直肠术后常见并发症,二次手术存在创伤大、影响生活质量等问题。而内镜下狭窄放射状切开术(ERI)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内镜在狭窄部位进行放射状的切开,必要时联合扩张、环周切开成形等技术,从而扩大消化道腔径,改善患者的症状。不仅避免了开腹手术对患者的二次打击,还通过一次性解决瘢痕狭窄根源,显著降低复发率。消化内科陈晓琴主任表示,此项技术尤其适用于瘢痕性管状狭窄患者,未来将惠及更多复杂病例。ERI技术将“机械松解”与“力学扩张”结合,实现了从暂时缓解到长效疏通的跨越,为复杂狭窄患者提供了微创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