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卫楷模丨以仁心医术,守护生命的“脑健康卫士”——记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司江华
星火成炬,照亮健康之路;微光成河,奔涌大爱陇原。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省医务工作者以生命为尺、以使命为舵,在黄土高原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医者答卷”。
他们用听诊器丈量民情,用手术刀镌刻初心——田间炕头的躬身问诊,是“人民至上”的生动注脚;无影灯下的彻夜奋战,是“健康所系”的铁血担当;暴雪夜徒步三十公里的逆行背影,是“性命相托”的铿锵承诺。从重离子技术临床应用攻坚到县域骨科微创突围,从三甲医院到村卫生室,这群白衣执甲的“生命摆渡人”,正以奉献之美浇筑事业丰碑,以奋进之姿织就健康屏障。
让我们循着这些闪耀在陇原大地的医卫楷模,聆听他们与生命的对话,见证技术突破背后的炽热初心,让“榜样力量”化作万千黄河儿女的志愿接力,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奋进力量!
以仁心医术
守护生命的“脑健康卫士”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司江华
司江华,男,汉族,中共党员,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获评兰州市领军人才,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骨干人才等荣誉称号,曾公派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担任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小血管病专委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委员等职务。
争分夺秒
搭建生命绿色通道
卒中,俗称“中风”,发病急,救治时间极为关键。2019年,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成立,作为总协调人的他总是穿梭于检验科和影像科之间,只为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他常拿着秒表在急救通道中反复奔跑,查找可提速之处。院内流程畅通后,为普及脑卒中早防早治知识,他不断深入基层,为群众讲解发病症状、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让更多人了解了脑卒中,也让更多患者在发病初期得到及时救治。
医者担当
诠释生命至上
在临床救治的关键节点,司江华屡屡创造生命奇迹。2023 年除夕夜,万家灯火团圆时,司江华正与家人吃着热乎乎的年夜饭,78岁的刘奶奶因心源性栓子脱落引发大面积脑梗死被紧急送入医院。接到电话后,他迅速奔赴现场。术中,面对血栓量大、血管迂曲等棘手难题,他没有丝毫退缩,凭借着精湛的手术技巧和高度专注的精神状态,经过两小时的艰苦奋战,手术最终成功完成,他用双手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为刘奶奶的家庭重新点燃了希望之火,守护了一份珍贵的团圆。同年,在皋兰县人民医院下乡的过程中,突遇一位卒中患者被紧急送至急诊科,而此时县医院尚不具备静脉溶栓条件。情况万分危急,司江华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当机立断现场指导同事开展县医院首例静脉溶栓治疗。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同事们仅用20分钟完成溶栓。这一高效的救治行动成功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生机。
2024年3月31日晚,一位19岁的女大学生因突发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被紧急送至医院。接到通知后,司江华立即启动应急救治程序。经查,患者被确诊为左侧桥脑梗死、基底动脉闭塞,病情极其危急。司江华深知对于年轻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否则将对其未来人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他迅速组织团队,精心制定出一套严谨的治疗方案,同时开展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实施了取栓手术。术后,他又亲自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治疗计划,并密切跟踪患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支持与关怀。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身体状况逐渐好转,语言表达和肢体功能都得到了显著的恢复,最终顺利康复出院,重新回到了充满活力与梦想的校园。司江华用他的专业能力和不懈努力,为这个年轻的生命重新点亮了希望之光,让青春的活力再次绽放。
潜心科研
创新助力临床进步
在科研领域,司江华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主持兰州市科技项目深入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带领团队收集分析大量临床数据,揭示两者潜在联系与发病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研究方面,通过动物和临床试验发现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炎症因子及巨噬细胞极化的积极影响,开辟药物治疗新方向;创新性开展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血管内治疗研究,临床验证其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脑健康守护增添新动力。
初心如磐
传承医者精神